熊愛玩熊日記 奈良美智特展_台北關渡 by laibear 2021 年 5 月 2 日 written by laibear 排隊人超多的 二兄妹一起看書 等入場時,先看看自己帶的書。 圖片來源:奈良美智特展 《Miss Moonlight》(月光小姐),蠻有意思。人站在畫的前,看著在身在黑暗中的女孩,穿著鮮黃衣服閉眼沉思的,與其說靜靜的在等待到不如期待什麼。《Hazy Humid Day》(朦朧潮濕的一天)像是延續"月光小姐",看背景中的金黃色有如日出的樣子,女孩的眼神炯炯有神眼,就想到島嶼天光中的 天色漸漸光咱就大聲來唱這首歌一直到希望的光線照光島嶼每一个人天色漸漸光咱就大聲來唱著歌日頭一(足百)上山就會使轉去啦~ 我也有自己的月光小姐 圖片來源:奈良美智特展 首次正式發表距今約15年的《Fountain of Life》(2001)就是一件具有象徵性的作品。奈良美智自己用保麗龍削出模型再以FRP製作的《Fountain of Life》(2001),蘊含了他的想像力與情感的根源。這個作品在公開之後,曾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展示,成為引發與眾多觀者對話、產生共感的作品。這次特別帶來台灣展示的是以2001年為原型的《Fountain of Life》再製作的版本《Fountain of Life》(2001/2014)。 圖片來源:奈良美智特展 二兄妹為了聽到水聲就坐在奈良美智老師親手所繪的標語那後,靜靜的聽十多分鐘,只為了聽到水的聲音。 資料來源奈良美智特展中華文化總會 2021 年 5 月 2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
熊爸筆記 氣炸鍋之輕乳酪蛋糕 by laibear 2021 年 5 月 1 日 written by laibear 材料有奶油乳酪116克,鮮奶95克,奶油30克,糖50克,低筋麵粉30克,玉米粉15克,檸檬汁半湯匙。水浴法,濕式蛋白。氣炸鍋加熱方式氣炸鍋預熱170度10分鐘, 120度25分鐘, 130度10分鐘,悶5分鐘。 在模具四周塗上奶油,再放上烘培紙 將奶油如若和奶油隔水加熱到融化 融化後可以準備加入鮮奶 加入鮮奶後拌勻 拌勻後可以拿到桌面墊布降溫 降溫後依序加入蛋黃,並攪拌均勻。 將低筋麵粉和玉米粉過篩加入 用Z字方式攪拌,完成後放置一旁。 製作蛋白霜 加入檸檬汁而糖分三次加入,打到濕性發泡即。 將1/3的蛋白霜,加到蛋黃糊,以切半方式攪拌。 將攪拌完成的蛋黃糊,倒回蛋白霜內,一切半方式輕輕攪拌。 完成後倒入模具呢內 親親在桌面上震三下,將空氣給偵辦出來。 模具外側加上鋁箔紙,以防水入侵,外鍋加上水,放入氣炸鍋。 160度5分鐘,上色 加上鋁箔紙, 130度20分鐘, 120度20分鐘,已開鋁箔紙, 100度15分鐘, 80度5分鐘。 2021 年 5 月 1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
熊日記 熊妹換牙_下正門牙 by laibear 2021 年 4 月 30 日 written by laibear 之前已長的二顆下正門牙,現在又長大了,只好拔牙齒🦷。不知道是霜淇淋🍦厲害,還是妹妹自己堅強,在拔牙齒🦷過程一點都沒有哭。 拔好牙🦷了 1、2、3⋯6、(拔了ㄧ顆牙齒🦷)7、8、9⋯12(另ㄧ顆牙齒也拔好了)。妹妹ㄧ聲都沒有哭,醫生也說好棒👍! 爸爸,獎勵可以吃三次霜淇淋🍦! 2021 年 4 月 30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
熊日記 來去澎湖東海員貝三日遊 by laibear 2021 年 4 月 27 日 written by laibear 2021 年 4 月 27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
熊日記 東海巡禮_員貝嶼 by laibear 2021 年 4 月 27 日 written by laibear 員貝嶼,這座位在白沙岐頭村外海的島嶼因形狀像是一片「螺貝」覆蓋在海上,而得名,澎湖荷蘭村。 員貝嶼村,因為統一漆上了黃色的外觀、紅色的屋頂,故有小荷蘭村之稱。 澎湖人為了抵禦強風所發明建的耕種方式,利用石牆抵擋強風,再種植蔬果。 水上活動 獨木舟、立帆、浮潛 潮間帶體驗 正在退潮 遇到農曆大退潮,當地居民早期利用大退潮,每人擔約百斤漁貨,利害這條路,將魚貨送到本島上買賣再走回來! 阿阿舅說,他怎麼在撿大便。 抱墩捕魚法 抱墩是澎湖人利用遼闊潮間帶從事漁業經濟活動的一項成就,「墩」是指礁棚上集魚的石堆,又稱「魚仔厝」,可以說是小一號的石滬。利用礁岩的底棲魚類需要躲藏的特性,以石塊在潮間帶上築成開口的石堆(石屋),漲潮時底棲魚類游到墩內,退潮時漁民便前往潮間帶將石墩拆解,以網圍魚,捕撈墩中的魚類,這就叫做抱墩。 因為是體驗,所以是小小的墩,早期的墩使用100到200顆石塊堆疊而成,收獲時由於每一個墩都必須將所有的石塊搬出,因此是一項相當耗費體力的作業方式。 因為遇上大退潮,所以水位高低差有到3米的高度 資料來源抱墩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 年 4 月 27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
熊愛玩 東海巡禮_鳥嶼 by laibear 2021 年 4 月 27 日 written by laibear 鳥嶼的地名由來眾說紛紜,另根據清康熙年間高拱乾【臺灣府志】解釋,鳥嶼是因為多鳥而命名,較早之志書記載鳥嶼有北鳥嶼和南鳥嶼之分。現在一般也說是鳥嶼因鳥多而得名,時至今日因過度開發與人類聚集,島上已少有海鳥棲息,在特定季節僅有數種海鳥前來棲息覓食,有句歇後語便這麼戲謔:「鳥嶼無鳥、貓嶼無貓、尖嶼不尖。」。因此,島上居民認為是從另個角度看島呈鳥形而命名;也有說因為該島東北方的玄武岩懸崖下的凹洞,極似鳥巢而名之 鳥嶼地標「風生帆起化鷹揚」 鳥嶼福德宮為全台第二大規模僅次於車城福安宮的土地公廟,廟內空間非常寬敞、門口的珠簾主要是為了抵擋鳥類入內寄居築巢之用,這也算是澎湖廟宇的特色之一。 日曬漁貨,是退休的老船每日的例工作老船長說:鳥嶼四周海域沒有污染,所以曬出來的漁貨特別好吃!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21 年 4 月 27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
熊愛玩熊日記 澎湖白沙_澎澎灘 by laibear 2021 年 4 月 27 日 written by laibear 有台版馬爾地夫 澎澎灘海域海水清澈見底,必海藍天搭配雪亮的金白沙灘,彷彿置身異國海島風情,故有台版馬爾地夫之稱。 其地理位置在澎湖本島東北方新的島嶼,受海流作用堆積而形成白色沙灘,島上為遍步珊瑚碎屑及貝殼等,行走時最好穿鞋。而島的外形宛若一條白色巨龍在海中遊坃,所以又稱為「活龍灘」,大退潮時會與鳥嶼相接。 2021 年 4 月 27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
熊愛玩熊日記 東海巡禮_雞善嶼 by laibear 2021 年 4 月 27 日 written by laibear 雞善嶼位於鳥嶼的東南方,由大、小雞善嶼兩座島嶼組成,漲潮時海水隔離成兩小島;退潮後兩島相連,兩島之間有一礫石灘可以步行往來。大、小雞善均為玄武岩方山台地,四周海崖的柱狀節理非常清晰,大島四周有多處海蝕洞,小島的柱狀玄武岩筆直屹立海中,是夏季燕鷗的繁殖地。 玄武岩中常含有綠色的橄欖石,在地質學上橄欖石代表地下深處的成份,為玄武岩熔岩流上升時所夾帶上來的高熔點礦物。 每年春、夏兩季,各種燕鷗常到大、小雞善繁殖,種類繁多,是賞島者的極佳去處。可借當天天氣不佳,又還到大潮燕鷗只派二 三十隻見客。 資料來源雞善嶼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 年 4 月 27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
熊愛玩熊日記 二崁古厝_澎湖西嶼 by laibear 2021 年 4 月 26 日 written by laibear 二崁村座落在漁翁島東岸的ㄧ個小凹地中,聚落東西兩邊各有一高地,故稱二崁(崁是高地的意思)。全社區由單一姓氏-陳氏宗族組成。 二崁陳宅,又名二崁陳家大厝,位於臺灣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由陳嶺(1872年-1948年)、陳邦(1875年-1959年)昆仲所建。建築形制為三間三進宅院,屬閩洋折衷式樣建築。於1988年公告為縣定古蹟。建築主要以澎湖咾咕石與玄武岩組成,外觀厚實。大門除楹聯與門額外,尚有造型浮雕、吉祥花磚等裝飾。 二馬豆花好吃 土豆粿、杏仁茶、二馬豆花,都是必吃行程。花生是哥哥最愛,所以一到二馬豆花.立馬點上一碗花生豆花,豆花入口即化,花生粉香味拌同在口中,再加上甜而不膩的黑糖水,吃到哥哥說不要不要的(因為旁邊還有一壼黑糖水可以加)。豆花有限量哦! 二崁學堂,是早期陳家祖先開藥館, 因為學習製藥前要先學識字,所以蓋學堂供子弟來讀書。 看的出來他寫什麼嗎?來這一定都要唸上一段。"煙頭不要亂丟,檳榔汁不要亂吐" 二崁傳香、二崁學堂、二崁梅餅、二崁漢藥紀念館、褒歌館、二崁杏仁茶館、土豆粿、二崁一號陳家仙人掌汁…….你去了嗎?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_澎湖二崁陳宅二崁村 – 澎湖縣政府 2021 年 4 月 26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
熊愛玩 池東大菓葉柱狀玄武岩_澎湖西嶼 by laibear 2021 年 4 月 26 日 written by laibear 地質公園「池東大菓葉玄武岩」在大菓葉碼頭旁。日治時期為聯絡馬公與西嶼間的海上交通,在海邊闢建碼頭時,挖取石塊和泥土意外地發掘了這片被埋於土中、沈睡上千年的海底下溶漿,因地形上升而急速冷卻收縮,而形成五或六角形的特殊岩體,壯麗柱狀玄武岩,可謂澎湖本島容易親近的柱狀玄武岩。 資料來源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2021 年 4 月 26 日 FacebookTwitterTelegramLINEPocketThreadsBlueskyEmail